2024年5月19日 星期日

幫植物申冤

 一直以來似乎都想幫外來植物發聲。早期以環境永續的角度出發,讓學員一邊探查在地植物種類一邊幫忙移除外來種。所以試著暸解他的來龍去脈並著手進行各種試驗,透過資料查找了解越多就越覺得其實他們不應該背負人類社會資本化造成的臭名。

從最早的構樹開始,早期一般民眾只要看到構樹一定剷除只因為他長得很快根系擴張,重點是毫無用處......我心裡常常os:是你們不知道他的好罷了。2009我開始手抄紙,樹皮布的教學,漸漸地大家認識了鹿仔樹。直到我覺得太多人在使用它了,他需要休養生息,所以我看向了小花蔓澤蘭,銀合歡,布袋蓮這些所謂的『外來入侵種』。。。。他們不是自己來的~~~~是早期因為某些目的而被引進的好嗎!!所有的問題其實都出在人的身上!

當然要說因為商業利益下被棄養的植物,人們被洗腦後忘記了祖先的智慧,只想要化學合成、快速製作、現成的東西。若老是要細數這些外來種的優點我可能會被撻伐吧。其實我們只要有在利用這些植物,每一件都是寶。他們的失衡是人類造成的結果。我們需要多樣性的物種,每個人都在呼籲,但僅只是一味的污名化這些外來植物是無濟於事的。改變我們的觀念,善用這些東西的各種功用,我深深相信植物是來解救地球的~~~~

最近在澎湖發現除了銀合歡是人們口中可怕的入侵種以外,鼎灣還有一個只有少數人叫得出名字的樹:巴西胡椒木。最早(1901?)被引進台灣是因為具觀賞價值,與銀合歡一樣作為防風林而引進。

剛到鼎灣隨處亂逛時發現只要有銀合歡的地方一定有他,而且有一股香氣。一般來說在尚未確定樹種時我的習慣是拔葉子搓揉聞其氣味,巴西胡椒木靠近時就散發出特別的味道。查找資料得知名字後並沒進一步地探究,因為我將重點放在雜草(有藥性的外來雜草)幾乎花了一週在找各式各樣的禾本科植物。但對於要不要用銀合歡來作為這次的研究試驗對象還在猶豫。原因不外乎誰誰誰,哪個社區有在做。雖然想著他們剛好沒有做手抄紙。。。或許可以對這個紙纖尤物做進一步試驗或許她可與社區的百草做連結,籤詩,藥單,還有要發展的百草茶標籤......所以一直聚焦在查找他的引進以去污名化,與強調他的正面功能(豆莢可食,染色,抄紙)

機緣巧合有人砍了巴西胡椒木,試著剝皮(意外的好剝),因為黏黏的回到基地順手浸泡在紙碗裡,沒想到得到色素頗高且鮮豔的紅色汁液

做了敲拓,肉多敲起來顏色不容易平均,鐵媒呈紫黑色。

今天做移印時索性試著用來做基底色。


刮除外皮冷水浸泡半天




葉+明礬,葉+醋鐵      皮原汁(明礬色彩則稍偏黃),皮+醋鐵


巴西胡椒木(Schinus terebinthifolia)原產於熱帶與亞熱帶南美洲,是世界百大入侵種之一。但是在亞瑪遜,它被當地人拿來治療皮膚感染。

有鑑於此,科學家們針對巴西胡椒木的果實進行了研究。2017年的研究發現,果實的萃取物可藉由抑制金黃色葡萄球菌之間的聯繫、讓它們不能進行群聚感應(Quorum sensing)、從而使細菌們無法分泌毒素。



2024年5月1日 星期三

我的駐地研究踏查---澎湖鼎灣關於銀合歡

 



進駐鼎灣已經第二週了,很想有目的的自我學習一番,就像平常自己在家裡會做的事情一樣,,考慮這著要進行什麼,一邊查資料一邊也針對環境走逛的同時觀察著。鼎灣是一個環境整潔的好地方,乾淨清爽,就連廢棄長滿『野草』的屋舍也保持得相當的整潔,白灰色的硓咕石牆讓整體明亮。透過資料的查訪,對澎湖從早期到現在植物生態環境的改變有了些粗步的印象。
只長草的地方移民帶入農作物栽種,為了改善土地的保水性引進了一些植栽與樹種。銀合歡最早是荷蘭時期引進台灣,日治時期為解決澎湖薪材,牲畜飼料,防風,固沙,水土保持,改善田野的農作條件。
當澎湖年輕世代外出發展,留下來的老年人口無力耕作加上產業走向海洋生態旅遊。由台灣本島進口農作物提供了便利性。農耕變成了可有可無,釋出的空地讓這些植物找到安身立命的最佳場玉。目前銀合歡的氾濫其實有非戰之罪的嫌疑。
不知道我老是想要洗刷外來種的想法會不會被撻伐。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