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4月28日 星期二

穿越優雅:淺釋我們在樹上編了一個夢
-王耀俊 (藝術工作者/大學教師)




    美國詮釋人類學學者克利弗德.紀爾茲(Clifford Geertz)在論及藝術乃一文化體系時曾說:藝術向以難以談論著稱,連文學這種由文字構成的藝術皆然,更不用說以顏料、聲音、石頭或者任何非文字的材料所構成的藝術了。他認為藝術是超越語言可及的範圍,藝術為它自己說話。
    近幾年來,台灣各地出現了許多與環境相關的藝術創作案例。這些強調以場所精神出發、以現地素材進行創作的方式,成功地激勵了許多以關注自然環境為目標的優秀創作者。
面對知識的層疊
    每年清明節和端午節節令之後,南部的天氣即轉向燥熱、多雨的情形。萬物在自然底蘊的招喚中,似乎也都悄然地開展它們一年一次的旺盛生長高峰。在世俗生活的日常迴圈裡,我們的確經常有機會近距離觀察自然環境的種種。支持生活所需物資和材料的生產,也有許多面向是來自於自然世界的提供與養成。
    有別於行銷導向的視覺識別習慣,我們在樹上編了一個夢除了使用自然材質進行創作,作品也刻意保留了材質的某些視覺特性。創作者並沒有在整體視覺效果上特別強調吸睛和亮眼,反而是全力經營作品與環境的相容性,以及呈現素材本身的質樸感。如此非視覺主導的空間裝置,作品外觀雖不具備鮮明的造型性和符號性,但卻彰顯了與黃蝶祭舞台現場有關的現地感和暫存性。
    作品的發展是源自編織工作坊的創意點子,而點子的產生則是來自美濃愛鄉協進會長期關注里山生態的影響。十年前移居美濃的林彥伶老師首次為美濃黃蝶祭量身打造這件環境藝術作品,作品名稱其實已經透露出藝術家的內心期待,它顯然是一件必須由大家同心協力才能完成的作品。透過工坊的參與和學習,期待學員能夠藉由物質的沈浸、身體的默會而進入文化創造的表述之中。
細數經驗的傳承
    1995年因反美濃水庫運動而創發的美濃黃蝶祭,本身即是非常關注生態保育議題的文化行動。2015年轉型為雙年展之後,在社區培力和人才培訓等面向,更顯露其關切客家文化與農村再造等議題的用心與努力。而雙溪母樹林作為黃蝶翠谷的植物種源庫,也提供本案創作者得以近距離觀察豐富生態的機會。
    手作的表現和對作品完成度的期待,一直是貫穿工作坊課程的兩個重點。學員們對於環境藝術的認識雖然不多,但是看到自己動手做的物件逐漸成形,而且最後和大家的物件一起編結成一個更大的構件,其中的心境轉化是相當特別的。傳承過往黃蝶祭對於生態議題的重視,負責規劃編織工作坊的林彥伶老師認為,環境藝術作品主要是取之於自然、回歸於自然的思考,以及在兩者之間,如何能夠創造出新的意義和價值的過程。透過多次現地觀察,工作坊成員在樹林裡持續發現葛藤、柚葉藤、海金沙等攀藤素材的採集目標,就像先民就地利用自然資材編製日常器物一般,創作者在創作中看到了以採集作為善用自然資源的方法,作品的完成也等於呼應了這個物質文化的深刻體會與傳承。
沈浸情意的流動
    本作品是以環境為前提的大地藝術創作模式,創作材料皆取自自然環境,有些是蔓延在地上,有些是攀爬在樹上。作品的發展是在自然環境中逐漸完成,工坊學員和小黃蝶們在林間的探索和尋覓,默默地將大地的景觀元素帶入作品之中。這些在林間參與採集的經驗,除了物種辨識也有身體的勞動參與。透過勞動參與而產生的感覺、經驗,以及各自的心神領會,都在作品的建構過程中轉化成為造形的美感和特性。
    “林間採集讓我們回到自然裡面,重新找到我們也是屬於自然一部份的初心在集體創作中,每個人各自不同的觀點通常會因為創作活動而找到彼此共同聚焦的部份。林老師如此說明。的確!工作坊課程允許學員的腦、心、手、身同時協調行動,特別是在跳脫日常生活慣性的狀態下,因此作品的形式發展和語意表達和每位學員的課程參與和自我覺察都有著密切關係。個別造型的微調以及整體作品結構的定調,其實都是在越來越具體的團體默契中逐步被實踐完成的。換句話說,創作的心理過程會投射出創作者的心智和思維狀態,在集體創作的情境中,通常講師會先行營造一些創作所需的前置條件,然後再由參與的學員一起共同發展出作品的樣貌和特性。
默會想像的參與
    開始編織,好事會發生!書中,貝西.吉兒(Betsy Greer)直言:我發現編織能夠讓人放鬆、發揮創意、有積極的行動力。雖然她說的是毛線編織,但類比於天然植物材料的編織,其實也有相似的情形。工坊學員因為有了身體勞動的探索經驗,在課程所提供的編織技巧練習中,勾針編織(Crochet)的操作方法把物質特性帶向一個集體創作經驗的評估與約定。工作坊成員雖然大都不具有藝術創作的學習背景,在經歷了幾天的探索和適應之後,每個人心中想像的物種形象後來也都逐漸成形。譬如:蝴蝶、蜻蜓、蜜蜂、蜥蜴、魚、貓頭鷹、蛇和大樹等等,這些個別生物意象的物體造型最後都一起組合成為一個具有生態意涵的大型結構。
    本作品作為今年黃蝶祭的主舞台背景,從樹林裡的採集到祭典現場的佈置,過程中都是由成員們一點一滴協力製作和組裝完成。如果把製作過程隱喻成為一場夢,這個夢境開始和結束的場所好像都剛好在樹上。如此說來,大家同心協力在這片樹林裡成就的這個夢,是否就是大家在自然中謙卑地與大地合而為一的善良心靈的聚集?創作者在樹上編了一個夢,夢也好像在創作者心中留下了許多和樹有關的深刻回憶。
感知生命的愉悅
    關於環境藝術創作內涵的詮釋,創作者時常因爲山林、河流、陽光、空氣、土壤或動植物的啟發而使得作品的形式和氣韻更顯生動。我們在樹上編了一個夢是屬於現地採集和共同創作的空間裝置作品,創作者刻意將作品佈置在鄉野自然環境之中,使它看起來像是一個具有質樸、純真與美麗特質的獨特物件。在六月盛夏枝葉茂密的樹林裡,它不僅映照了我們看待自然世界的愉悅之心,也促成了我們與超時空生態語境的某個深度相遇。

參考文獻
楊德睿  (2007) 地方知識:詮釋人類學論文集。城邦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135頁。台北。
方怡文  (2011) 開始編織,好事會發生!。大雁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31頁。台北。